每日推荐
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施工现场,建设者在作业。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市民游客在文昌清澜大桥桥头公园观看火箭发射。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原题:航天科技助推地区发展“加速腾飞”
探问苍穹,海南向天图强
驱车驶过文昌清澜大桥,航天大道两旁椰林茂密,港口时有火箭运输船停泊,不远处的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工位遥遥在望。
短短两年时间,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文昌拔地而起,成为海南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向天图强”,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生动缩影。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对海南而言,位于北纬19度左右,同型号火箭在文昌发射运载能力可以提升约10%至15%,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火箭发射商业卫星具备显著竞争力。
近年来,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加速跑”,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加快打造商业航天胜地。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一号发射工位提前竣工,为2024年常态化发射奠定重要基础。
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以火箭院、国家航天局、中国空天院为链主的“三链”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开放交流、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在2023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首支百亿元产业基金落地,现场签约26个重点产业项目,涵盖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等核心领域、重要环节,为文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文昌已在商业航天领域形成了区位优势,政策叠加的优势,不对称竞争的主场优势,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逐步融合的协同优势,正加紧推进“出厂即发射、发射即运营、数据即服务、返回即复用”的产业组织创新优势。
与此同时,放眼海南,在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上,航天科技正不断带动其他产业蓬勃发展,为海南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
由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齐鲁空天院、中科卫星集团共同设计研制“海哨一号”雷达卫星,计划今年9月发射升空。
据了解,“海哨一号”卫星的轨道倾角小于45度,设计轨道高度为350公里,届时将填补国际上民用超低轨合成孔径雷达的空白,能全天时、全天候对地面情况“精准把脉”。
空间信息产业是以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海哨一号”卫星研制,打通“卫星链”和“数据链”,以数据链端的需求催生卫星链端的先进遥感载荷研制,以抢占科技制高点催生海南航天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海南独特的优势使得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在文昌举办的以“加快金砖卫星数据应用 推动空天信息国际合作”为主题的2023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曾表示。
当下,西北工业大学文昌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已与海南数据产品超市、海南电信公司达成合作,落地航天板块数据超市,后续将围绕数据安全、数据质量、航天数据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在今年省两会上,文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快速形成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创新。
“与此同时,我们将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以火箭链、卫星链和数据链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让商业航天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刘冲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每日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