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荐
在中国西南山区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八郎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苗岭山乡之间。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因一枚被誉为“金钉子”的古老地质遗迹而熠熠生辉。
坐落其中的八郎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遗址,近年来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古生物爱好者前来探秘,解锁贵州这座“古生物王国”上永恒的“王冠”。在今年国庆节期间,不少游客来到这座传统村落,探访位于八郎村乌溜——曾家崖剖面上的“金钉子”。鲜艳童趣的古生物壁画在村中随处可见,引得游客们纷纷打卡拍照。
“金钉子”就如同一把衡量地质年代的尺子,用来对比推断某个地质年代的全球标准地层剖面。而贵州这颗“金钉子”的出现,把界定寒武系第三统及第五阶的全球标准,牢牢镶嵌固定在八郎村的乌溜——曾家崖剖面。
2012年6月,第17届寒武系内部再划分野外工作会议暨凯里生物群发现30周年国际会议剑河学术会活动期间,中外地质研究专家一同考察位于八郎村的“金钉子”。新华社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赵元龙教授携其科研团队,踏上了前往剑河县八郎村的征途。他们心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深入这片山林,只为揭开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的神秘面纱。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赵元龙教授与村民刘锋不期而遇。由于熟悉当地情况,刚务工回乡的刘锋,便作为村里的向导,带领着赵元龙及其团队深入原始森林,开展古生物化石发掘工作。
知遇之恩如同再造,当考古学者遇上当地农民,二者碰撞出的化学反应更是谱写了一段动人情谊。刘锋回忆起第一次野外作业时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我挖的第一层土,敲下的第一锤,就找到了一块‘始海百合’。”
“这块化石距今约有5.1至5.2亿年。刚打开的时候,石头是湿的,表面就像铺了一层油,形状如同一朵盛放的鲜花。一锤定终生,我和这朵花也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刘锋说。
7月15日,刘锋在八郎古生物化石陈列馆给前来研学的孩子介绍古生物化石形成的过程。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一天化石缘,一生化石情’,这是已故的赵元龙老师给我的寄语,如果没有他,我也不会成为大家口中的‘化石土专家’。”刘锋坦言自己踏上化石发掘之旅是一场命运注定的邂逅。
在那个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赵元龙和刘锋凭借着对化石挖掘的执着与热爱,一同深入苗岭腹地,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旅。刘锋也成为了赵元龙团队不可或缺的伙伴,与专家学者们一同并肩作战。
“农闲的时候,我就带领村民去挖化石,最多带队8人,一般挖掘的都是专家们指定的范围。”每当专家团队返回贵阳研究化石期间,刘锋则负责继续带队挖掘,并把化石包装收集好带回家,发往贵阳。“每周我都要跑到镇上发电报,或者邮寄书信,汇报工作进展。”
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辛探索,赵元龙团队与刘锋等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国际地质科学界的广泛认可。2018年,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将剑河县八郎村的乌溜——曾家崖剖面,确定为全球寒武系第三统和第五阶的共同底界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即中国第十一颗、贵州省首颗“金钉子”。
随着“金钉子”的声名远播,八郎村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研究者和游客的“朝圣之地”。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刘锋一家更是用行动诠释着对化石的守护与传承。
刘锋,如今已成为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革东园区的一名专职管理员。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还用自家的民房在村里搭建起一座古生物化石陈列馆,精心保存着每一块珍贵的化石。同时,他还向游客讲解古生物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灿烂的历史。
7月15日,刘星宇正在给前来研学的孩子介绍地质形成的过程。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刘锋的儿子刘星宇,在他父亲的熏陶下,也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专业向导和化石保护者。凭借其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与刘锋一同打造了数条化石研学精品路线,为来访的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生动的化石讲解服务,让当地的古生物化石历史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
如今,八郎村已成为中外游客争相探访的热门景点。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珍贵的古生物化石遗迹,还能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无数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与当地居民用智慧和汗水,共同书写了八郎村“金钉子”的传奇篇章,让这份瑰宝得以绽放新的光芒。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每日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