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荐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陈发明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其中,甘肃展馆位于综合展馆9A05,以“如意甘肃”为主题,展区融入藻井图案、九色鹿、飞天等敦煌文化元素,运用VR、裸眼3D、4K数字交互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全方位展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文化企业与品牌、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新技术新业态等内容。
上午11点,在甘肃展馆入口上演的《乐动敦煌》现场舞台表演吸引大量观众。《乐动敦煌》是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由甘肃演艺集团创排,是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姊妹篇,取材于莫高窟,展现了敦煌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该剧2023年6月在敦煌首演,目前共演出1814场、接待观众61万余人次、票房收入1.4亿元。
走进甘肃展馆,入口处便是有着“国民期刊”美誉的《读者》杂志展区。截至2024年,《读者》杂志累计发行超22亿册。“我们带来《读者励志丛书#8226;蝶变篇》等百万销量畅销丛书、《丝绸之路考古史》《甘肃藏敦煌文献》等经典图书和《敦煌古韵》《发现甘肃》等创意手工书及读者系列文创产品。”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斌强介绍,本届文博会上,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最新成果也在此呈现,该项目借助先进技术实现了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多元开发。此外,中国盲文数字平台和“读者#12539;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首次亮相文博会。
去年以来,由甘肃嘉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兰州市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数字文创IP“兰小五”系列产品受到热捧。在此次深圳文博会上,甘肃展馆内的“兰小五”系列产品也备受瞩目。“目前‘兰小五’数字文创已有杯垫、陶瓷香炉、系列冰箱贴、香包、胸针、狮狮如意挂件等30余类100多种产品。”甘肃嘉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俊介绍,这些产品不是简单复刻文物,而是围绕文物内涵和使用场景,研发不同品类、不同风格的创意产品,让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形象、更直观。
据了解,“兰小五”的创作灵感,源自现兰州市博物馆大门之上的瑞兽形象,它们是龙之九子中的第五子狻猊,因而得名“兰小五”。在创意设计上,“兰小五”将黄河“浪”元素、马家窑彩陶文化等兰州地域文化符号作为辅助元素进行延伸设计,力求保留文物原貌,并运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配色。在研发设计的同时,“兰小五”系列数字文创产品加入了一个独特的隐藏设计——AR实物识别系统。目前,“兰小五”已成为兰州市博物馆的文化大使,曾赴厦门、天津、青岛等多地巡展,通过融合兰州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吸引外地游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每日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