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21世纪营销网 >> 快讯

汉代老艺术家“说唱俑”

发布时间 2024-03-31 14:02 --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6008   
【导读】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社会意识和人类愿望的反映。说唱俑的创作者截取说唱艺人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利用形体夸张以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将“以形似求神似”的创作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形式,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稽考。不过,由侏儒演出的“倡优戏”,最早记载见于墨子《耕柱篇》“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国语·楚语》说“史不失书,朦不失诵”,意思是说古代的史官用文字写史,而“瞽矇”双目失明,善于记诵,以传诵说史或持鼓说唱史诗,所以“瞽矇”又称“瞽史”,他们以聪敏机智的口才,演唱史诗和民间传说。在汉代,说唱艺人被称为“俳优”。按照当时的解释,“俳”是指诙谐滑稽的表演,“优”即表演者,所谓“俳优”,就是专门从事逗乐搞笑职业的人。俳优演出,深受各阶层欢迎,不但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皇室贵族更是养一帮俳优随侍身边,以供随时取乐。

在古代朴素的生死观影响下,古代的统治者渴望将生前的统治带到地下,因此统治者多实行厚葬,携带大量陪葬品进入地下世界,并使用动物和活人来殉葬。秦汉以后,木俑和陶俑逐渐代替了活人殉与活物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便是这种葬俗的体现。这些陶俑也分为动物俑与人俑,被誉为文物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说唱俑则是人俑之中的精品。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中的汉代立式说唱俑,不同于传统的击鼓说唱俑,两只手一上一下,更像一个跳舞的舞者,他看起来有点“嘻哈”,于1974年在银雀山8号墓中出土,说唱俑高25厘米,用手捏塑造型,再由红陶烧结而成。他的上身偏长、腿偏短,头部很大,头上有一尖角,还有着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

说唱俑纪念章

此款纪念章,整体采用镀银描金双色工艺,将说唱俑细节完美呈现,生动展现了一位说唱艺人张口吐舌、上身袒露、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的动人瞬间,更将汉代说唱和制陶雕塑艺术之美向观众完美呈现,背面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建筑。

“博丰文创”

说唱俑纪念章

工艺:镀银描金 材质:铜 尺寸规格4.5CM

亚克力外壳包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